来源: 东方今报(郑州)
“多家知名开发商欠缴3.8万亿元土地增值税”,伴着央视报道引发的争议,旨在反地产暴利的土地增值税,一时成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土地增值税最初是因何而生?为何它总会成为媒体关注重点呢?近日,东方今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曾经的“走走停停”
11月29日,在医院看病的间隙,河南知名税务专家王国娜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
王国娜既是资深税务官员,又是注册会计师。退休后被郑州某区税务局返聘,她回顾说,中国内地的土地增值税1995年1月起开始正式实行。
正式实行前,1993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指出了制定土地增值税的出发点:为了规范土地、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维护国家权益。
但遗憾的是,土地增值税正式实行后,由于地产业陷入低潮,1996年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这个条例就一直没有被贯彻。新华社报道称,从2000年后,各地才开始象征性地征收土地增值税。
作为资深开发商,河南台兴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王超斌,1990年就开始从事地产开发。他也同样认为,土地增值税出台的背景是反地产领域的暴利,但由于地产行业长期以来没有暴利存在,所以就没有实行过。
2006年底,面对高涨的房价,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从次年2月1日起全面清算土地增值税。该通知还列出了七种必须以及可以要求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情况。但随后金融危机爆发,这一政策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王超斌印象中,三年前,随着房地产的再次红火,各地税务部门开始“较真”,严格征收土地增值税。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5月26日公布《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的若干计税问题。专家指出,在“新国十条”和各地细则均提及要加大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情况下,通知的出台意味着土地增值税清算从严执行。
“预征”成唯一选项
业内知名人士,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土地增值税一直是房地产税收体系中,税种设计最复杂、征税成本最高、税制最不统一、官企扯皮最多的一个税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也曾表示,土地增值税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征管非常复杂的税种,操作起来非常复杂,成本非常高,很难征到位。
土地增值税有多复杂?包括王国娜在内5名以上地产界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累计税额、差额征收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是根据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算出来的。《暂行条例》规定,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在核算复杂的情况下,紧接着,预征的办法也随之出台:2010年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规定,除保障性住房外,东部地区省份预征率不得低于2%,中部和东北地区省份不得低于1.5%,西部地区省份不得低于1%。
这个预征率只是先期缴付,并非土地增值税实际缴税额,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的土地增值税是在3%至5%之间征收。
土地增值税的漏洞
设计复杂的土地增值税,或许是为了“不枉不纵”。但在某些业内人士看来,还是给开发商留下了空子。
3.8万亿元“欠税门”爆料人,北京律师李劲松告诉东方今报记者,那些知名地产上市企业,就是以项目销售率未达85%这一硬条件,来规避应缴的土地增值税。他已向国家税务总局举报,要求公开这些开发商的项目具体明细。
但在曾任职过郑州三家地产公司高管的王先生看来,开发商还有其他三种形式来合理规避,达到少缴土地增值税的目的。
王先生说,因为计算土地增值税要扣除掉合理开发费用,所以开发商可以以多报建安费用、精装修、加大营销费用,这“三板斧”来合理规避。
王国娜说,这“三板斧”的确可以合理规避,达到少缴土地增值税的目的,但“法无禁止皆许可”,政府也不能不许开发商做广告、搞精装修。但她透露,河南的税务监管措施相当严格,对故意规避土地增值税的行为处罚非常严厉。铤而走险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对央视“欠税门”报道,王国娜认为,的确是“误解、误读”了土地增值税。错把“预提费用”理解为企业应现时缴纳的税款。
因央视报道涉及上市公司建业地产,而建业地产所开发房产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
东方今报记者注意到,被央视曝光上市房产企业,大部分已发布澄清公告,指出央视的推算方法不正确。但建业地产未发布公告。
东方今报记者就此问题询问建业地产负责人胡葆森,11月28日,建业公司品牌部经理白许晨,受胡葆森指派,主动联系东方今报记者。白许晨称,媒体的报道应该是源于误解,建业不存在欠缴土地增值税情况,将根据事态发展,发布公告。
官企“博弈”的未来走向
在地产高管王先生看来,在开发商与政府围绕土地增值税的博弈中,预征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少收税也比收不到税强。
央视曝光房企欠税的新闻出台后,一些专业机构开始测算,全国房地产企业到底欠了多少土地增值税?
21世纪网报道,知名证券机构—国泰君安分析师测算,2005年至2012年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额为31万亿,乘以平均5%的税率,得到累计应缴额为1.55万亿;扣除8000亿已缴额,得未缴额7500亿元。
但东方今报记者注意到,虽然河南的土地增值税税率目前为5%,但全国是在3%至5%之间。按照保守、谨慎的原则,东方今报记者也算了一笔土地增值税的账,以3%的税率来核算,得出的未缴额是1300亿。
作为11届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曾经仔细调查过土地增值税,他说,如果开发商不合理利用规则,达到少缴规避土地增值税的目的,最高 60%的差额征收比例,会让很多开发商破产,地产行业遭受灭顶之灾。
王超斌介绍说,美国的地产行业没有土地增值税这一税种,包括地产在内的所有行业都是17%的所得税,美国的开发商也没有拿到暴利。
国家税务总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土地增值税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压力,主要反映在由于房地产行业经营情况复杂,土地增值税税制设计也比较复杂。土地增值税清算需要审核大量跨若干年度收入、成本和费用情况,税收征管难度大并容易产生执法风险。
针对近日土地增值税、房地产税等热点问题,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表示,应按照三中全会要求加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力度,并以此为契机将备受争议的土地增值税最终并入房地产税中,达到降低房价或者减缓房价增长等长期目标。
他建议我国短期内可考虑降低土地增值税税率,如只按房产销售额的2%税率征收,但要严格征收,维护税法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