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改动态

陈永杰:入境税“不可行”社会心理背景却应关注

来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是否向由陆路入境当日往返的旅客开征入境税,成为年后香港政坛一个热议话题。香港特首梁振英昨日上午首度正面回应表示“向来港旅客开征入境税不可行”。

   城论
      是否向由陆路入境当日往返的旅客开征入境税,成为年后香港政坛一个热议话题。香港特首梁振英昨日上午首度正面回应表示“向来港旅客开征入境税不可行”。梁振英指出,如今每天有十万人次访客经陆路来港,主要是内地人,但同时每天都有18万人次香港居民进入内地工作、读书,并称港人“不能够未富先骄”,所有政策都不能够只抱着单边的想法。
   展开地图不难发现,深圳市区完全吸附在香港边境之上,并且全中国只有深圳一个城市的居民可以“一签多行”往返香港,倘若香港的入境税措施得以实施,最受影响的无疑是深圳人。看到入境税这几个字,可能有些人会拍案而起,甚至“上纲上线”地指责香港。但如能平心静气地思考,尤其是看到自由行给香港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不难理解深圳河以南对此的讨论为何如此热烈。
   在香港,入境税是作为一种减少自由行游客数量的措施被提出来的。对不少内地人而言,自由行为香港的经济贡献良多,香港应感激自由行。事实上,对自由行的观感,在香港不同社会阶层间可谓泾渭分明:商界深爱自由行,一般老百姓则大都觉得自由行要缓一缓,原因不言自明:自由行的好处从未雨露均沾,得益的主要是连锁大商家;自由行的代价,例如交通拥挤、奶粉断供、文化冲击以及秩序混乱等,却全部由普罗市民来承受。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区政府近期不断提出要增加香港的旅客接待能力,让香港接待自由行游客的数量从现时的5000万一年,推高到未来的1亿。在电视上看着农历春节期间要几度实施人潮管制的澳门,香港人对进一步开放自由行深感忧虑,这成为入境税被提出的社会心理背景。
   入境税想要达到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减少游客,而是减少低消费旅客。有评估指出,现时通过陆路入境的旅客有八成当天返回,考虑到交通因素,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深圳居民。在深圳人眼中,香港北区已经在深圳人的生活圈之中了,一个福田人去大埔或粉岭打酱油,与去罗湖没有太大的区别。重要的是,深圳市民去香港买日用品,图的不仅是安全,还有汇率带来的价格差异。理性地看,入境税未必能改变这批人到香港“买安全”的习惯,但肯定能让他们的出入境变得没那么随意,最有可能是把本来分好几次买的清单集中在一次采购,到时即使是100元的入境税也可以忽略了,但结果同样能减少香港的交通负荷和闹市人流量。此外,一个必然的后果是遏制深圳户籍的水货客。
   当前香港的主流民意明显是倾向于减少自由行旅客数量,但特区并无入境申批权,因此入境税便是达此目的之最简单方法。这也是征收入境费的话题引发香港各界热议的主要背景。虽然特首已表态“向来港旅客开征入境税不可行”,但面对港人的主流民意,港府又该如何应对?会否推出类似的限制措施呢?
   面对这种形势,深圳居民应有心理准备,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是——— 要么“一签多行”被改为“一日两行”,要么即日往返香港者被征入境税。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内地居民入境香港的门槛看来只会抬高而不是降低。


阅读次数:240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