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报
财政部25日发布通知,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从试点降低进口关税到完善大众消费品消费税,再到增设进境免税店,这些举措究竟能让老百姓(603883,股吧)不出国门买到哪些便宜“货”?
降税+调税,百姓消费将受益多多
在本次调整中,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将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到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到2%。
加上此前几年为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已经实施低关税的产品,我国已经降低了服装、鞋靴、护肤品、婴儿食品和用品、厨房炊具、餐具、眼镜片等多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
相比降关税,调整消费税对国内消费的影响其实更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其关税税率为10%,而消费税税率却达到30%,再加上17%的增值税,三者相加高达57%,这在国际上属于中上水平。一些专家认为,对于部分普通消费品,消费税税率甚至可以降到零。
增设进境免税店,中心城市或尝鲜
在降税+调税之外,我国还将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
近年来,免税购物受到很多国内旅客的欢迎。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为例,2011年刚开始实施时,由于免税品种不够丰富、热销商品限量偏紧等因素,限制了旅客购物需求的充分释放。
2012年,2015年,该政策先后两次调整,目前消费额度已从5000元提高到8000元、产品种类增至38种,热销商品单次购买件数也已放宽。根据海关统计,截至今年4月,三亚、海口两地免税店的销售金额达到134.74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指出,国内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的国际机场,如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和武汉天河机场等,出入境人群是完全可以支撑进境免税店经营的。
百姓能买到更多便宜“货”吗?
一直以来,部分商品国内外差价较大,被认为是消费外流的主要原因。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人数超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1万亿元人民币。小到马桶盖、奶粉,大到游艇、房产,中国人在海外吃穿用住皆有大量消费。
那么,政府降关税又调整消费税,会带来进口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吗?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国内商品和国外商品存在价格差,税的确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主要是关税,主要原因是税制结构的差异性。
胡怡建举例,同样的商品在美国和国内销售,美国按销售价格约5%到7%征收销售税,国内按销售价格17%征收增值税。这是因为,美国主体税种是个税,而国内是增值税等流转税,流通中的商品价格中含的税更多。
除此之外,进口商品价格高主要还由商家定价策略决定。由于需求强劲,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定价明显高于欧洲、日本等国家。以香奈儿为例,近两年由于销量持续下降,去年底开始下调在中国定价,基本与欧洲持平,相当于在原价基础上打了七折。从事进口品牌代理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中高端消费品的销售确实不太景气,部分品牌的销量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原来很多人买中高端品牌是要送礼,现在是自己消费,顺应这种趋势,进口商品只有降价才能保住市场份额。政府的降税是借势发力,能推动降价潮的延续,缩小进口商品国内外的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