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改动态

税收优惠“大礼包”,真的送货上门了吗?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文/郝艺

  2375亿元。这是国家税务总局网站近期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落实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减税金额。具体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减税规模约为444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减税96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免征增值税50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6亿元。

  每一项都不是小数目,如此令人振奋的减税规模,源自今年以来喊得很响的一个口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按照官方的说法,今年前三季度针对双创的减税力度着实不小,税收优惠措施也在陆续生效,可以这样理解,双创税收优惠“大礼包”,已经送货上门了。

  对此,不少分析人士为之叫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简单的数据统计和税收优惠实际情况之间并不一定可以用等号来连接。在对政策初衷和政策落地情况之间的差距细细考究之前,可以先来看看以往的税收优惠“大礼包”的“送货情况”。

  以小微企业减负为例,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现实情况却是,不少地方政府耍花样,将优惠政策擅自“打折”,例如,落实优惠政策并非按月进行,而是将小微企业几个月营业额取平均数后再看是否符合优惠条件,类似的戏法还有很多。这样,令小微企业兴奋的税收优惠政策名存实亡。

  再看大学生创业方面,到现在为止,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帮扶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有调查发现,虽然不少大学生怀揣创业梦想,但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并不熟悉,而且不少大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是屡屡碰壁。

  与此对比鲜明的,则是每年专项税收优惠的亮眼数据和斐然成就。回到双创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情况,也面临着类似小微企业、大学生创业的窘境。比如,地方政府的执行不力导致优惠政策成了摆设;再如,某些官员故意阻挠政策落实,让优惠资金流向个人腰包;再或者,行政手续的繁复在客观上使创业者放弃了某项优惠的申领。

  令人欣慰的统计数据,并不能抚慰创业者在实践中遭遇的种种难题。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税收优惠“大礼包”都能送货上门。落实度高和感受度低,已经成为不少优惠政策带给企业的真实感受。

  因此,税收政策的优惠力度应该和亮眼的数据统计达到内在一致,这就需要激发出地方政府落实税收优惠的活力,需要将减税等指标列入地方领导的考核范围,总而言之,需要政策在细化之时充分考虑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阅读次数:163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