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改动态

“行邮税”或上调 跨境电商将迎调整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继国务院批复第二批1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跨境电商行业内又传出进口行邮税调整的消息。据中央级媒体透露,在行邮税税率的基础上提高三至五成,既有别于目前的行邮税,又有别于一般贸易税,税率水平介于两者之间。国家相关部门已就“跨境电商进口税收政策”推向全国一事达成共识,具体政策有望在上半年落地。

  继国务院批复第二批1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跨境电商行业内又传出进口行邮税调整的消息。据中央级媒体透露,在行邮税税率的基础上提高三至五成,既有别于目前的行邮税,又有别于一般贸易税,税率水平介于两者之间。国家相关部门已就“跨境电商进口税收政策”推向全国一事达成共识,具体政策有望在上半年落地。

  广州跨境电商业内人士表示,行邮税作为某个特殊时期的临时性产物,调整属于意料之内。相关的调整有助于行业回归理性、健康发展,倒逼跨境电商行业内企业“修炼”供应链、物流等“内功”,而非依靠价格差抢占市场。 南方日报记者 朱伟良“行邮税”曾是跨境电商卖点

  广州跨境电商在全国格局中属于先发地位。从2014年底至2015年,广州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不少企业借此切入实现互联网转型。相比起为传统外贸提供升级通道的出口,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进口则聚焦了更多的目光,珠江新城保税体验店开张当日引来十万客流便是佐证。

  这些目光多被“行邮税”这一新鲜事物所吸引。

  行邮税是国家针对跨境电商进口的税制。因为国家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广州作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首先能使消费者享受到行邮税的优惠。消费者如果被海关认定为个人购买而非企业贸易,个人物品缴纳的是行邮税而非一般贸易税,行邮税是综合税率,没有关税、增值税以及消费税层层叠加的关系。且行邮税额50元(含)以下,还可以享受免征的优惠。

  比如,一袋纸尿裤走一般贸易需要缴纳关税、增值税以及消费税,综合税率达到30%,但行邮税只有10%,价格差达到商品单价的20%,也因为较大的价格差,广州跨境电商的保税进口业务(俗称B2B2C模式)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在从事跨境电商初期,都标榜“低价”“快速”等概念。而利用保税进口模式的跨境电商体验店也因为前述特点,逐步被市民认可并复制到全市各区的实体商业中。

  广州跨境电商资深人士表示,也正因为“行邮税”的便利,不少跨境电商企业为了比拼低价,想方设法拆单,从而达到税额50元或以下的条件,降低销售价格争夺市场。这样的后果是,部分企业注重短期效益,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中。

  或衍生贸易不公平等问题

  早在一年前,珠江新城保税体验店开业时就引来各方争议。

  一般贸易进口需缴纳进口环节的增值税(17%)和关税(不同商品适用不同税率),而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只需缴纳“行邮税”。行邮税将增值税和关税“捆绑”,而大多数商品的行邮税在10%,税负比一般贸易要低很多。目前,海关根据进口物品种类征收10%、20%、30%、50%不等的行邮税。

  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竞争应该是在合法依规、公平公开的前提下。由于一定的价格差和市场热潮,跨境电商保税店显然对传统商圈构成冲击,对现有商业秩序和体系带来强烈挑战。他说,免税商店、保税商店不是新鲜事物,根据长期的观察,其设立应该是有一定门槛,与市面的一般性消费错开。“内地市区免税店都是实施离岛免税、机场提货,普通老百姓不离岛是享受不了免税的。”相比之下,保税体验店与普通进口零售已经不在同一起跑线。

  一名从事跨境电商保税生意的人士称,尽管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但“行邮税”不仅会造成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之间的税负不公平,也会因为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税负不同对国内企业产生影响,造成了不公平贸易。“再者,行邮税的征收模式导致国家流失税收。一些清关公司正在冒起,准备了数万个身份证,借助跨境电商帮助大宗贸易违规避税。”他坦言。

  行业分析“劣质”跨境电商将淘汰出场

  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严君表示,针对跨境电商进口,国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税收征管政策。“行邮税”毕竟只是一个“试验品”或者“临时过渡品”,调整乃计划之内,早前部分进口商品关税下降已经显露端倪。

  他说,“行邮税”的上调很大程度面向时下大规模发展的保税进口模式,并以此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在母婴产品、进口食品的价格战中抽身,实现真正的跨境电商升级。而市面上重合度极高的跨境电商体验店模式也在此调整中迎来新的变革。

  广州优宜趣供应链副总裁曲晶认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社会对跨境电商的关注已经从价格转向品质。因此,跨境电商的核心不是“谁的价格更低”,而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修炼供应链、物流、用户体验、支付端的“内功”。

  她说,事实上,大型、规范的跨境电商对于调整“行邮税”充满期待,诸如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企业将在未来的政策中有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以短期牟利、靠低价抢占市场的小型跨境电商将在此轮的变化中销声匿迹。

  纵深

  广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老大”地位会否动摇?

  据了解,此次调整还涉及跨境电商试点政策的扩围。现时,“跨境电商进口税收政策”仅在8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中实行。有报道称,调整“行邮税”形成全国统一的跨境电商税收征管模式,那么全国有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区的城市,都可以采取保税进口的模式。

  数据显示,在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中,广州持续处于“领头羊”位置。广州市商务委表示,广州201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1亿元,约占全国42%,位居全国第一。

  2015年1—11月,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62.3亿元(不含直购进口),增长9倍,继续位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全年有望突破70亿元。目前全市跨境电商企业已达777家,其中电商企业630家、物流企业112家、支付企业35家。

 

  未来,跨境电商扩围后,面对全国各地的竞争,广州如何保持原来的优势?曲晶认为,纵观全国,广州具备的空港、海港和毗邻香港的优势并非其他城市所能比拟,包括苏宁、唯品会、京东、威时沛运等跨境电商企业都在香港布局仓库,广州设分部,为直邮进口提质增效。

  她说,快速、敏捷、灵活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是跨境电商实现高速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面对翻倍增长的交易数据,高度整合供应链成为跨境电商企业逐鹿市场的重要砝码,而广州最为强大的便是供应、流通环节。既是试点又是综合试验区的广州具备成为国内跨境电商枢纽的基础和潜力。


阅读次数:149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