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改动态

陈善昂:遗产税约500万起征专家:寿险可避税



  传闻中的遗产税真的要来了吗?近期,一条“遗产税征税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新闻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有关遗产税的争论。究竟遗产税开征的可能性有多大?哪些产品能合法地避税呢?本期的财神周记,就请专家为大家解答。

来源:海西晨报



  条例草案出台多年未实施

  “十一”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透露,征收遗产税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草稿。虽然刘桓很快发表公开声明,表示没有说过此事。但有关遗产税的讨论,已经在坊间不断地发酵。

  这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有关遗产税的消息,早在2012年底,就有“深圳试点征收遗产税”的传闻,此后深圳地税局、深圳市市长许勤相继辟谣。而早在2004年9月,财政部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该条例在2010年进行了修订。迄今为止,《暂行条例》草案出台快十年了,但一直没施行。

  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等,已经相继停征遗产税,我国的香港地区也已经在2006年取消遗产税。

  市场调查

  民众最关注起征点高低

  “如果起征点是80万,那很多人都要成为征税对象了!”在采访中,市民最关注的不是相关媒体报道的遗产税可能开征的消息,而是起征点的高低。“现在厦门一般一套房子的价值都超过80万,如果花了几十年还清房贷,最后还要被收遗产税,心里确实不是滋味。”市民张先生说。

  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陈善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为247万,农村居民家庭财产37万,平均是121万;如果考虑到中国大陆贫富分化较大、通货膨胀、以及遗产税主要是针对富人等问题,“综合(行情 专区)考虑,目前500万作为起征点比较适合”。

  事实上,大部分开征遗产税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征收人群锁定为富豪。以美国为例,2011年将个人遗产税的起征点调整为500万美元,夫妇是1000万美元,税率降至35%,这基本是一个和中产以下家庭无关的税种。如果国内以传闻中的80万人民币作为起征点,那就意味着遗产税成了很多中产阶级民众的新负担,存在与民争利之嫌。

  专家分析

  财产登记和估值是关键

  “时机成熟与否,关键在于财产登记必须做。” 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陈善昂表示,遗产税要开征,必须要有透明的财产登记,“特别是官员财产的登记”。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则认为,动产、不动产、字画等都包含在遗产税里,这些东西的价值怎么衡量?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行情 专区)研究中心主任董藩也认为,中国大陆目前还不具备征收遗产税的条件。“至少10年内,无法征收真正意义上的遗产税!” 董藩强调,遗产税的征收不仅是收税流程的问题,还需要严格、透明的财产监控和收入监控制度。

  “包括公民的婚姻家庭情况、房产、金融资产、公司股权、境外财产,甚至古玩字画等都要在掌控之中,需要建立全国联网的体系,完善这些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较长时间。”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潘明星认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遗产税的征收就很困难。

  财神36计

  寿险保单指定受益人可避税

  “什么样的险种能避遗产税?”尽管距离遗产税真正开征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不少富人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这方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来自台湾地区———2004年,当时的台湾首富蔡万霖留下超过46亿美元的遗产,最终只缴纳了5亿元新台币的遗产税。“原因就在于蔡万霖在去世之前购买了价值数十亿新台币的人寿保险(行情 专区)。”台籍证券分析师杨博光告诉记者,通过购买寿险避税,蔡万霖的继承人将原先需要缴纳782亿新台币的遗产税,硬是弄成了5亿新台币,不到原先的百分之一!

  台湾类似的经验能否复制到大陆?“只有寿险产品可以避税。”厦门建行保险专家严飞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我国法律的规定,保险产品中只有寿险可以避税,且保单必须指定受益人。如果受益人栏位放空的话,则默认为法定受益人,保险兑付时作为遗产处理,无法规避遗产税。严飞表示,除了可以合法规避遗产税之外,人寿保单不纳入破产债权,受益保险金不用于抵债,保单是不被查封罚没的财产,市民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购买相关的保险品种。目前厦门建行代理销售的多款产品可作参考,如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 买卖点)安欣无忧产品组合(组合险)、中国人寿美满人生至尊版年金保险(终身年金险)、泰康人寿幸福人生A款终身年金保险(终身年金险)、生命人寿红上红F款两全保险(两全分红险)、平安人寿一生无忧年金保险(年金险)、太平人寿幸福一生终身年金保险(终身年金险)、新华人寿惠福宝两全保险(两全分红险)等。

  另外,也有不少富人考虑到海外投资以规避遗产税可能征收的风险,厦门建行理财师梁凌告诉记者,境外金融产品种类更丰富、设计更为复杂,而投资人对境外的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也不甚熟悉,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最好还是寻找可信任的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咨询,降低海外投资的风险。

  “建行私人银行(行情 专区)聘请了一支行业专家团队,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税务、会计等领域的专业咨询和服务。”梁凌表示,建行私人银行拥有10家海外分行,通过与海外分行开展联动业务,特别是香港、悉尼分行,还可为客户提供投资移民相关的金融服务,迄今为止已帮助多位客户完成了香港投资移民的资产配置。


阅读次数:177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