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聚焦全球时局动态 国际大视野 解读各国社会生态
不久前,60岁的卡迪根伯爵失去了对自己庄园的控制权,变得穷困潦倒,只能靠每周71英镑的失业者津贴勉强度日。其实,身为英国贵族的卡迪根伯爵所遭遇的窘境,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此前,早有许多英国贵族仅靠让游客参观庄园而获得门票收入艰难度日的事例。作为一个曾经辉煌过的社会阶层,英国世袭贵族已经衰落了。
英国贵族的衰落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的衰落。传统上,土地是英国贵族的重要经济来源。在20世纪之前,贵族拥有的土地在全国可耕地中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18世纪末,400家贵族拥有20%的全国地产份额。到了19世纪末,这一份额达到24%。贵族拥有的大量土地使他们仅仅依靠地租,就能过上仆役成群的奢华生活。这一点,看过英剧《唐顿庄园》的人都会有体会。
贵族经济实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出现于1894年。这一年,自由党内阁宣布,对拥有100万英镑以上家产者征收8%的遗产税。1909-1914年间,征税比例提高到15%。此后逐年提高,到1939年已高达60%。二战后,工党政府又将对家产在100万英镑以上者的遗产税征收比例提高到80%。这下贵族们不干了,在上议院嚷道:“这简直就是持刀抢劫! ”结果是无济于事,税照样要收,拖欠者须另交8%的利息。随后上台的保守党政府也丝毫没有手软,继续执行“劫富济贫”的政策。
高额遗产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出现家产继承事宜时,贵族不得不出售庄园宅地、家藏艺术品,以弥补财政亏空。经过几番继承,遗产税一交再交,再雄厚的家业也会元气大伤。到1976年,贵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产减少了76%,在苏格兰的地产减少了69%。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贵族拥有的地产越来越少,奢华的生活变得难以为继。甚至有不少英国贵族迫于生计,不得不放下身段,将自己的庄园和私人领地开放给民众参观,赚点小钱。
除经济状况大不如前外,政治权力的削弱也是英国贵族衰落的一大表现。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成员组成。起初,上议院对下议院通过的法案具有否决权,上下两院经常出现分庭抗礼的情况。在1911年《议会法》获得通过后,上下两院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根据1911年的《议会法》,凡经下议院通过的财政议案,在送交上议院审议满一个月后,无论是否得到上议院批准,只要国王签署即成为法律。所有其他社会议案,如果两年内下议院连续三次通过,即使三次均被上议院否决,也可直呈国王批准而成为法律。1949年,工党政府又制定了新的《议会法》,将上议院“延搁否决权”的期限由两年减为一年。经过上述改革,上议院已基本成为没有实权的机构,英国贵族已经不能通过立法程序行使政治权力。
尽管英国上议院的官方网站上还明确地写着“贵族成员们在监督政府的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上议院已无实际权力可言,去和不去一个样,60%以上的贵族很少出席会议,每年能够出席一半会议的贵族成员仅有六分之一。经常出席者中又有一些贵族成员并非出于 “监督政府决定”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领取几十英镑的饮食和交通补贴。
在行政权力方面,英国贵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在18、19世纪,英国首相多由贵族担任。1963年通过的《贵族法》将贵族成员担任首相的通道彻底断绝。根据《贵族法》的规定,贵族无权参加投票选举,不能当选下议院议员,更不能担任政府首相。如果贵族成员有意做首相,必须事先宣布放弃爵位,脱离上议院,再通过选举进入下议院。1963年上台的保守党首相道格拉斯·霍姆就属于这种情况。
总体而言,英国的贵族时代已成过去。有贵族爵位的英国人既没有政治特权,家产也未必殷实。在当今英国社会,当个爵爷不过是一种“体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