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地税局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方式,自主创新研发大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大企业内控水平实施分级管理,形成“风险识别—内控调查—分级管理—监督改进—差异服务”闭环管理模式,探索出分级次施行,差异化、个性化管理和服务新路子,取得明显成效。
一、广泛调研、源头入手,夯实分级管理基础
该局以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调查为契机,积极探索分级管理可行性。
一是调研先行。从2014年起,该局对638户定点联系企业的税务风险内控状况进行调研,发现80%以上的大企业的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企业决策层对税务风险也缺乏认识和防范,如错缴税款等本可避免的税务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给征纳双方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二是源头入手。针对调研结果,初步通过企业相关信息,对企业内控水平进行评级,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帮助定点大企业完善税务风险内控机制,避免企业因涉税问题遭受行政处罚和财产损失,变事后补偿为事前防范。
三是选定试点。将地处市中心区,定点企业数量较多、类型多样的路北区局确定为试点单位,并在74户企业进行试点运行,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同,初步实现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与地税部门外部控管的有机结合。
二、科学分析、客观评价,搭建管理系统平台
该局自主研发大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结合相关参数,分级评分更加科学、直观、有效。
一是结合多样参数。该平台以总局的《大企业税务风险调查问卷》和《企业基础信息表》为蓝本,结合征管中发现的各类涉税风险,通过导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税务风险识别分析及评估、税务风险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督查与改进等5大类68个具体指标,自动运算生成《内控分级评定报告》《内控分级评定结果告知书》(企业)等积分评定结果文书。
二是客观评价等级。在结果文书基础上,引入专家评审,根据企业风险项目的有无、制度建设、人员设置、控制能力等方面的优劣,进行分析汇总。同时,通过设立任务分配、任务执行、结果评定、整改建议、结果反馈、分级服务等应用模块进行递进式管理,人机结合客观将企业分为“A、B、C”三级。
三是自动生成汇总。该系统能够对评定工作底稿进行总结,生成《企业基本信息表》、《分级服务项目表》、《分级措施应对表》等档案文书,对纳税人历史情况进行时间点、时间段查询,生成《纳税人评定历史报告》。
三、策略侧重、差别服务,实现税企互信共赢
该局探索“不同内控水平、不同风险、分级管理、差别服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税收资源配置,引导和帮助企业合理控制、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税收成本。
一是对A级企业。实施信任管理,侧重服务策略。以管理员和大企业联络员沟通、专家团队服务、常态化走访、税企高层对话等服务手段为主,为大企业提供便捷办税手续,减少评估、审计、检查频率。通过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企业纳税满意度。
二是对B级企业。加强风险预警提示,侧重引导策略。以规范和完善内控测试及组织架构为重点,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咨询、培训,辅导纳税人按时、准确地进行纳税申报,并通过风险预警提示、组织企业自查等方式引导企业降低税务风险,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风险防控意识。
三是对C级企业。重点配置征管力量加强监管,侧重评估、审计策略。通过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等方式告知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帮助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使其尽快晋级到A级企业。
该系统平台试点运行以来,对路北区内所有的74户定点企业发放《内控分级评定结果告知书》,其中A类企业7户,B类企业43户,C类企业24户。为A类企业提供专家服务团队面对面政策咨询10次,解决纳税问题5个;为B类、C类企业提供内控机制整改建议30条。9家B、C类企业内控机制得到了健全、完善,补缴税款200余万元,并将等级升到了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