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收之窗

海南一季度免税品进口增4倍多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李学山

  通讯员 梁曾琦皓报道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4月15日从海口海关2016年一季度海南外贸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于国际市场原油均价的影响,一季度海南省外贸整体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但严峻形势下也不乏亮点,免税品进口同比出现近5倍的增长,同时实现了原油首次出口。

  据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以来,海南外贸原油进口均价呈震荡下滑态势,今年3月均价更是创下历史新低。一季度海南外贸原油、成品油进出口共372.4万吨,增长29.7%,价值80.3亿元,下降20.5%,占同期海南外贸进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1.6%降到42.5%。原油、成品油进出口的大幅下降是一季度海南外贸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传统出口商品农产品(000061,股吧)、太阳能光伏组件、肥料等不同程度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海南外贸。

  但在严峻的形势下,海南外贸依然有可挖掘的优势存在。据海口海关统计处负责人何鹏飞介绍,2015年6月相关免税品企业下放经营权给海南外贸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一季度海南进口免税品11.9亿元,增长4.6倍,占同期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6.3%,拉动同期海南外贸增长5.1个百分点。

  从部分重点外贸产品来看,海南外向型生产经营活动依然活跃,原材料、先进技术产品等海南省重点进口商品进口量呈较大幅度增长,其中进口原油成品油279.8万吨、增长14.6%,进口飞机42.5亿元、增长38.8%。出口方面,汽车、家具、纺织制品和变压器等海南的优势产品出口值分别增长8.4倍、18.1%、28.7%和49.9%。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首次出现原油出口为外贸注入新的动力,标志着海南能源产业实现了加工、物流及仓储等多项功能。

  据了解,民营和国有企业外贸规模逆市大幅增长,分别进出口58.7亿元和16.5亿元,增长78%和1.1倍,合计占全省外贸总值39.8%,比重提升18.7个百分点。欧盟取代东盟成为海南省第一大外贸伙伴,对欧盟进出口53.7亿元,增长2.2倍,占全省外贸总值28.4%。对中东地区、东盟和美国贸易额则有所下降。


阅读次数:543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